泰安市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
||||
|
||||
市体育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市体育局
2024年,市体育局紧扣全市“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主旋律,将“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根本遵循,“为群众满意、为城市争光、为大局服务”为总目标,紧密联系泰安体育工作实际,多点发力,积极作为,协同共兴,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维护。申报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智能健身驿站设施、智慧化健身步道、城市社区百姓室内健身房、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公共体育设施器材更新等项目24处;在泰山区新建1处多功能运动场;完成泰安体育中心智慧健身驿站项目建设,新增儿童娱乐区、青少年活动区、老年人健身区和残障人士健身区等活动区域;为11处市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全市维护器材18791件,维修健身器材5329件;与市教育局共同推进165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二是新泰市成功入围“第二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名单。新泰市作为全省12个入围县市区之一,为其他县市区做好争创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样板,目前11大类35小项创建指标任务已完成28小项,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群众对创建工作知晓度等7小项工作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为全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积极承办省级及以上高水平赛事达70余项。同时,以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项赛事贯穿全年举行为牵引,开展社区家门口运动会、“泰山纪录”挑战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乡村体育“四赛”等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达6600余项次,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其中,社区家门口运动会达2039场次,参与人数达29万余人次。获评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省第七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和竞赛组织突出贡献奖。四是积极提供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服务。采用“开放式”和“菜单式”两种形式,为全市广大群众提供20余个项目的培训指导服务。其中,“开放式”100个固定志愿服务站点,年度累计为群众开展健身指导服务4388次,共68466人次参与活动。“菜单式”100名健身志愿者,年度累计提供上门服务1997次,共76328人参与活动;年度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省一级1期80人、市二级9期573人,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期180人;组织开展泰安市“体测入基层、健康进万家”国民体质监测和中小学生体测活动,为全市六个县市区的5000余名群众和4800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免费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是竞技实力稳中有进。2024年省锦标赛,我市派出56支队伍1010名运动员参加了25个大项31分项比赛,共取得68枚金牌、35枚银牌、45枚铜牌;在2024年全国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33金、22银、26铜的优异成绩;全市省运会注册人数突破1200人;争取体操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组织开展全市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二级裁判员培训班共计360余人参加。二是体教融合深入推进。与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2024年泰安市青少年(学生)体育联赛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七个项目比赛,共计2585人参赛;按照《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要求,开展青少年俱乐部星际评定,经现场考察评审,我市共有8个俱乐部拟获评省级四星、五星俱乐部。三是打造反兴奋剂工作“泰山样板”。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全市中学生反兴奋剂教育培训活动,全市高中学校培训活动近2600余名高中学校体育教师、体育特长生分别通过现场和“云课堂”培训考试,我局的教育方式被省体育命名为“泰山样板”并在全省推广做法经验。先后承接2024年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培训班、2024年全国省级反兴奋剂工作培训班,两次培训班共计500余人参加,其中2024年全国省级反兴奋剂工作培训班暨山东省反兴奋剂工作培训班是我市近年来承接的全国最高规格培训类会议,我局代表山东省在两次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三)体育产业持续高质量增长。一是做好体育类企业扶持培育工作。出台《泰安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产业引导资金分配、赛事项目申报、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今年引导资金共扶持四大类、八小类项目,数量总计61个,扶持资金500万元;完成体育产业名录库建设工作,全市共有体育产业企业1803家,新增体育产业企业121家;成功争取山东鲁普科技有限公司上榜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上榜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全省仅4家企业上榜,我市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加快推进体育单项链主企业引进落地,积极与世界跆拳道无锡中心的运营团队沟通对接,6月在泰安注册成立了“泰安和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并派专业运营团队长期驻泰工作,成功策划和参与举办了2024第38届泰山国际登山比赛、“好运山东”决战泰山之巅—2024泰山小篮球精英赛等多项高水平赛事。二是积极打造精品体育赛事品牌。依托泰山顶流IP,围绕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安马拉松、环泰山大徒步构建“中华泰山、国泰民安”3+N体育赛事体系。多项赛事争取“跟着赛事去旅行”赛事、全省“三进”赛事、山东省精品体育赛事等荣誉,切实提升赛事品牌价值;泰山天颐湖体育旅游线路获评“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十佳)”;“泰山露营大会”在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进行专题推介,泰山九女峰被中国登山协会推介为2024登山户外运动十大目的地之一;在“好运山东”2024首届山东省体育创新创业大赛中,青青体育青少年篮球培训项目获得二等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家拳获得三等奖;积极争取我市52项赛事成功纳入山东省“四沿”赛事库,位居全省第一位。三是积极承办上级高水平赛事活动。今年以来,成功承办省级及以上高水平赛事72项。其中:承办2024 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跆拳道项目亚洲区资格赛、2024年世界五子棋团体锦标赛、2024年国际跳棋世界杯分站赛、2024亚洲攀岩锦标赛等国际级赛事4项,2024全国竞走锦标赛、2024年全国(U15)青少年篮球联赛、2024 YONEX“郑洁杯’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等国家级赛事22项,2024年山东省男子跆拳道锦标赛、2024年山东省蹦床锦标赛、2024年山东省羽毛球锦标赛等省级赛事46项。实现“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市(区县)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高校及中小学体育场被充分利用,活力燃动,精彩纷呈。赛事期间,吸引了近20.6万人次的外地人流量,带动城市食宿、旅游、交通等综合消费达2亿元,实现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的转化。 (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扎实成效。一是扛牢政治责任,全力提升党的政治建设。制定印发《泰安市体育局党组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机关党建及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中共泰安市体育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加强政治生态建设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统筹谋划推进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先后2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并逐级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次党组会均组织第一议题学习;局党组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到分管领域调研督导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切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组织集中学习12次,领导干部上党课6次,科级及以下干部、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1次,开展“泰山体育”大讲堂9期,参观主题展览1次、主题观影活动3次、实地践学2次。同时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组织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2次,上报风险台账1份。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提升组织工作效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今年以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大会4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3枚,报送机关党建信息20余篇,组织党员干部到双报到社区和红门游客中心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5次。同时,按程序完成局机关党委和局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并指导市体校党支部和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按时换届,选优配强了基层支部班子工作力量。市体校党支部荣获五星级党支部荣誉称号,1名同志荣获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五)持续守好守牢“一排底线”。一是筑牢廉政防线。制定印发党纪学习教育方案和学习计划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邀请市纪委监委作专题辅导各1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4部。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及租赁经营招投标廉政建设专项责任书》24份;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重点围绕对履职过程中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共梳理出风险点340余个,提出个人风险防控措施373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印发《市体育局党组关于在全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细化13项具体任务。二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内召开局党组会议3次,全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次,听取安全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对照市政府领导班子年度安全生产职责清单,调整了市体育局县级干部及各科室单位2024年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印发《全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局党组每季度对三年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推进。通过专项检查、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其中,组织开展大型体育赛事救援、消防灭火、应急疏散及校园治安防暴演练18次,参演人数500余人次,有效提升相关岗位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开展滑雪场专项检查、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及回头看、自建房专项整治复核、畅通生命通道、中秋及国庆安全督导及重点时段、重点赛事检查11轮次,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80余处。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市体育局将以“为群众满意、为城市争光、为大局服务,打造国际体育休闲名城”为主线,聚焦“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赛事品牌培育、“体育+”融合发展”四大重点,聚力实现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一)持续优化群众体育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工作体系。加强“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坚持“1+2+N”发展框架,1是坐实各级体育总会,2是加强各级老年体协、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N是壮大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赛事公司、志愿服务队伍,组建起一支统一领导、高效运转、群众认可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二是深入推动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县)争创工作。督导新泰市在202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35项创建指标任务清单,高标准汇总归档创建工作支撑材料,及时精准录入国家创建系统平台;有效提升创建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高于80%;重点打造体育公园、市民活动中心、新汶田径场、学校体育场地等10处迎检工作现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达标验收、创建成功。同时,推动肥城市、东平县创建启动工作,实现争创工作“保一争一”。以争创工作为抓手,通过县市区“点”的争创带动全市“面”上工作整体提升。三是着力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加强项目储备和对上资金争取力度,组织引导县市区在做好用地保障、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基础上,包装策划一批符合国家和省局资助标准的工程项目。此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计划利用市级体彩公益金,选择合适地点,资助建设多功能运动场、笼式场地等示范性健身场地设施,切实满足居民群众健身需求。四是加快推进“智慧体育”平台建设。“智慧体育”平台是运用大数据、AI算法等技术,为体育设施管理、体育赛事组织、全民健身服务等方面提供智能反馈和决策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泰安市“智慧体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已经完成招标并进入系统建设阶段,正在进行系统九大版块与“爱山东”APP系统的对接开发和调试工作,计划2025年正式投入运营。 (二)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完善体教融合育才机制。通过深化全市体校改革,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设管理,并积极做好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星定级工作,着力提升泰安市体教融合整体水平。此外,为建设长效机制,将联合教育部门研究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动态考核评估机制,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考核评估工作,优胜劣汰,充分发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广泛普及运动项目、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加快推进新体校建设。经与泰山城建集团多次专题研究,目前新体校建设已进入立项阶段,新体校的选址、建设规模和建设融资运营方案也基本确定,下一步将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年底前办理完各项手续,并进入具体施工阶段。三是优化省运备战保障体系。扎实做好第26届省运会参赛备战和服务保障工作,将赛事成绩作为竞技体育开展情况的“试金石”,不断完善“训科医管”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并与训练单位签订金牌任务目标责任书,确保“十五五”期间,我市省运会参赛成绩进入全省前六位。三是提升奥运全运争光能力。加强市级训练单位与拳击、手球、柔道等我省优势项目的沟通衔接,切实加强对上输送能力,将市队建在省队,力争2025年省优秀运动队我市在训人数达到200人以上,为奥运争光、全运争光战略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三)持续深化赛事品牌建设,打造国际体育休闲名城。一是优化自主IP赛事体系。在原有“中华泰山、国泰民安”3+N体育赛事体系的基础上,立足泰山IP的卓越影响力,以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安马拉松、环泰山大徒步三项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品牌影响力较大的大型赛事活动为核心,提档升级决战泰山之巅系列赛、泰山冠军挑战赛、泰山户外挑战赛、泰山足球小将校园冠军赛、泰山纪录挑战赛、泰山户外运动嘉年华、泰山村BA、泰山露营大会等由泰山赋能、以泰山命名的各项品牌赛事活动,实现赛事体系“增数量、提质量、造精品”,助推体文旅深度融合。二是推动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深入转化。加强与国内外各类职业联合会、协会、知名体育公司沟通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品质赛事,拓展消费市场。提前谋划部署2025世跆联主席杯跆拳道比赛、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桥牌和象棋比赛、好运山东“泰山黄河·百里骑行”自行车骑游系列挑战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壮大体育消费人群。积极探索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的新模式,力争2025年吸引外地人流量突破22万人次,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超过3亿元。三是加大体育服务业规上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市县两级体育部门联动,对2025年具备升规纳统潜力的目标企业,制定个性化扶持方案,在企业发展方向、赛事活动举办、上级政策争取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确保完成年度纳统任务,进一步壮大全市体育产业集群。 (四)推动“体育+”融合发展模式,布局赛事经济新业态。一是依托汶河新区体育综合体,实现“比赛、驻训、培训、全民健身”一体化发展。在体育综合体现有足球、篮球、网球等场地基础上,引导项目单位加快布局室内综合运动馆、运动员公寓等业态,继而实现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承接上级高水平运动队驻训、开展青少年体育项目培训,以及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多业态一体化发展。二是打造国内时尚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依托汶河新区徂徕山、大汶河等丰富的山水资源,广泛开展露营、垂钓、自行车、山地越野、铁人三项等时尚户外运动。借助国务院办公厅11月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契机,依托徂徕山滑雪场、温泉城等资源,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着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文章。三是打造体育单项产业链高地。加强与世界跆拳道(无锡)中心运营团队合作,依托我市现有各类场馆资源,同时借助无锡团队与国家部分单项运动协会打下的良好基础,年内谋划布局承办登山户外、小篮球、轮滑、啦啦操、击剑等项目的国际、国内比赛,并延伸布局赛事培育、装备生产、数据平台等产业链条,力争打造国际、国内体育单项产业链高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