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森同志在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
||||
|
||||
各位老领导、老干部: 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前来参加今天的情况通报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临近春节,把大家请来,主要是见见面,给大家拜个早年,同时汇报一下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让各位老领导、老干部了解掌握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目标任务,听取大家对局领导班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交流思想,共商良策,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局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经过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位老领导、老干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全市体育事业呈现出竞技体育成绩显著、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设施日臻完善、体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交流合作日趋活跃的良好局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竞技体育保持良好势头,竞赛成绩不断提高。以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为重点,编制了《2007—2010年泰安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发挥各级体校的优势,整合教训资源,强化业余训练,向上级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20多名;积极推进体教结合,与教育局联合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基层学校培养输送运动员的优惠政策,省市两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到68所;先后举办了全市春、冬季田径达标赛、16届市运会,审批二级运动员280余名;积极做好22届省运会运动员注册工作,成功注册运动员109余名;指导新泰市承接了全国竞走特许赛、全省蹦床锦标赛,并代表泰安市参加全省跳水锦标赛夺得女子丙组全部六枚金牌,参加全省蹦床锦标赛夺得15个项目中的5枚金牌;举办了第21届泰山国际登山节登山比赛,参赛人数达到1500多名;与中国登山协会、山东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吸引了国内16支高水平俱乐部和高校队伍参加。 2、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这一主题,全面启动了“全民健身月”、“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开展了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万人健步走,迎全运倒计时两周年大型庆典活动,迎奥运乡镇行活动,“宝龙杯”中国象棋比赛、篮球比赛,泰山国际登山节登山比赛、环泰山万人健身跑活动;抓住“协会建设和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两个关键,全市发展各类单项体育协会8个,俱乐部、培训中心等24个,民间体育团体174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348名,体育骨干5000余名;全面实施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六进工程”,开展棋类、球类、太极类、健身气功等大型健身赛事活动30余项次,配合市直有关部门组织各系统运动会、单项比赛、参加省以上各类比赛20项次,建立“泰安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山东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站泰安站”,科学指导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2007年,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被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授予“推广健身气功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3、场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观。结合全市建设规划的实施,积极向上级和社会各界多方争取,投资260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3000平方米的市体育综合训练馆,并在4月17日至28日我市承办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承担了运动员训练、休息、恢复等任务,保障了比赛的圆满成功。以承办11届全运会比赛项目为契机,全面实施“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申报省级体彩公益金资助项目403个,完成了全市117个村健身工程的招标、建设工作,展开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筹建工作,目前拆迁已结束,设计方案及扩初正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设计工作,春节后开工建设。同时,对承接十一运比赛任务的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泰山医学院新校区体育场和农大新校区体育馆改造工程进行了初步规划,并积极协调争取,将改造资金列入了2008年市财政预算。 4、体育彩票发行量不断攀升,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把发行体育彩票作为重点和龙头,整合市场资源,规范市场管理,加强网点建设,创新网点管理运营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公益品牌形象,拓展彩民群体,全年发行体育彩票5484万元,资助建设了市综合训练馆和全民健身路径64处,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利用已建成的体育场馆,组织承办各类大型赛事活动,并向市民开放各种健身场所,提高了体育场馆利用率,为市民健身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扩大了体育的社会影响,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5、积极承办大型赛事活动,体育平台作用明显增强。成功承(举)办了亚洲举重锦标赛、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全国竞走特许赛、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全国女子排球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全省蹦床锦标赛、第16届市运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登山比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近20场次,接待国内外运动员3000余名,带动了全市餐饮、出租、旅游、宾馆、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参与,其中亚洲举重锦标赛被评为泰安市十大新闻之一,有效地宣传了泰安泰山,提高了泰安泰山的知名度,树立了体育局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6、局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明显提高。提出了创建市直文明机关的目标,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周四集中学习制度、读书笔记制度,开展了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知识测试、演讲比赛“五个一”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奖惩考核制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等规章制度30余项,规范了工作行为,提高了工作效能。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征集处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40余项,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直机关工委的检查验收,首次被评为市直文明机关。 7、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对全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老干部是推动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当之无愧的功臣,也是实现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老干部工作,局党组一贯非常重视,作为局党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专人负责,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带着真挚的感情,以一颗儿女之心,在感情上贴近老干部,在政治、思想和生活上服务老干部,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外出参观、集中学习及各类文体活动,并给老干部定购了多种学习杂志,进行了健康查体,及时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干部,较好地解决了一批老干部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各位老领导、老干部也退休不忘事业,心系全市体育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奉献力量,显示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对体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展示了老而弥坚、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全市体育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各位老领导、老干部的关心、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是各位老领导、老干部与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方面,各级体校办学体制落后,竞争力弱化,在训人数逐年减少,业训工作投入不足;高水平体育人才特别是高水平教练员引进不够、人才缺乏;与教育资源的配合不够密切,体教结合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全民健身方面,体育组织网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市体育总会尚未建立,工作力量配备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农村、社区、居住小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体育人口结构不合理。体育场馆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馆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群众体育和承办大型赛事活动的需求。体育产业方面,基本是体育彩票单打一的格局,社会各界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情不够,各类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赛事活动的招商赞助收入微薄。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局上下包括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在内的广大体育工作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拼搏进取、干事创业。请各位老领导、老干部放心,不论困难有多大、压力有多重,我们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信心不会动摇。在各位老领导、老干部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团结带领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强化措施,克服困难,实现体育事业的新突破。 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同时又是奥运年,是体育事业发展机遇最好的一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2009年11届全运会、2010年22届省运会的临近,体育事业将迎来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泰安的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实现“竞技体育上位次、群众体育争先进、体育彩票扩总量、体育设施上水平、机关建设创文明”五大突破为目标,以抓任务分解、抓责任落实、抓考核奖惩为动力,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强化纪律约束为保障,突出机制创新、业余训练和体教结合,全力备战省22届运动会;突出组织建设、设施完善和活动开展,全面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主题;突出体制改革、强化宣传和市场管理,不断扩大体育彩票市场占有率;突出协调争取、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大力改善体育场馆设施环境;突出开拓创新、作风转变和干事创业,努力打造高素质能力强的体育工作队伍,推动全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泰安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来讲,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备战省22届运动会为中心,突出体制创新、业余训练和体教结合,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上位次。今年是22届省运会周期的第二年,是备战工作极为关键的一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11届全运会的临近,也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竞技体育将以备战省22届运动会为中心,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以各类运动管理中心为主体的“科研、文化、训练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调整优化训练项目结构,强化优势项目,提升潜优项目,发展短缺项目,全力抓好22届省运会运动员注册工作,保障夺取43—52枚金牌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好运动员输送、培养、试训和转正工作,争取年内向省以上专业队输送优秀人才30名以上,使尽可能多的泰安籍运动员入选奥运会、全运会;突出强化体教结合工作,主动寻求与教育部门的双向联合,制定出台政策规定,将业余训练向中小学校延伸,认真组织好中小学生运动会、全市青少年长跑和14个单项少年锦标赛,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检验训练效果、选拔优秀体育人才,保证项目人才梯队的衔接;积极对上协调争取,在全市争创4—5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优秀后备人才基地,认真做好11届全运会足球和排球比赛的筹备工作,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争办3—5项省以上大型赛事活动;建立完善以岗定人的评聘用人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采取自我培养、基层选拔、外部引进等多种形式,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加强与教育系统的双向联合,做好运动员的输送、培养和选拔工作,力争全市运动员队伍达到1000人以上。 二、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为主题,突出组织建设、设施完善和活动开展,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争先进。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大型系列活动,重点组织好迎奥运倒计时100天、迎全运倒计时一周年庆典活动和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月”、“五个亿万人群”、泰山国际登山节等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深化实施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六进工程”,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表演、展示、健身、竞赛、会操等活动,确保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加强对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加强城乡活动站点的管理,突出抓好老年体育工作,将老年体育工作向农村延伸,发挥“泰安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山东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站泰安站”的作用,科学指导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做好省级全民健身工程的申报争取和招标建设工作,配备、维护好市政广场、岱宗坊公园体育设施,在全市扶持建设一批示范村、健身广场、健身设施和体育公园。 三、以扩大体育彩票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突出体制改革、强化宣传和市场管理、努力实现体育彩票扩总量。继续把发行体育彩票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程,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以岱岳区、宁阳县为试点,公开招聘体彩专管员,探索实行体彩中心直管与县市区文体局协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终端销售站点,强化对体彩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将全年销售任务分解量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保证金制度,奖优罚劣,增强体彩工作队伍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宣传资源的基础上,从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手段,推进体育彩票品牌建设,增强体彩对公众的吸引力,力争完成销售额6600万元的目标任务。同时,充分发掘体育资源,广开筹资渠道,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 四、以服务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为宗旨,突出协调争取、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努力实现体育设施上水平。结合全市建设规划的实施,按照11届全运会“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调度,全面铺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现体育局土地,投资5000万元建设总面积16000平方米,集网球、壁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台球、偷伽、武术、跆拳道、棋类、器械健身等项目场地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大楼;投资400万元建设集3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长廊、健身路径等于一体的田径场。对承担11届全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任务的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泰山医学院新校区体育场和承担男子排球比赛任务的山东农业大学新校区体育馆,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投资2500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和体育场改造,都已被列为08年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同时,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配套完善好市综合训练馆,并向公众全面开放,发挥好各类场馆设施的功能作用,促进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以打造高素质能力强的体育工作队伍为保障,突出开拓创新、作风转变和干事创业,努力实现机关建设创文明。以创建市直文明机关为切入点,以创建市级、省级文明机关为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大体育观念,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抓体育,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创新的措施统筹各项工作。加强能力建设,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标准,创新落实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参观学习等教育方式,健全任务目标责任制,强化督导考核,完善奖惩措施,引导干部职工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职责,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强化主动性,提高工作效能。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纪律约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财务纪律和廉政规定,创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作风建设活动,积极推进阳光政务,推行挂牌上岗制,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规范行为、转变作风,树立体育队伍良好形象,为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以上各项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大的突破,离不开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干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局党组将更加重视老干部工作,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制,一如既往地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照顾老干部,自觉、主动地为老干部排忧解难,积极营造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关心老干部的浓厚氛围,为老领导、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我们也恳请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充分发挥自身政治过硬、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关系多、路子广等优势,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局党组的工作,一如既往的为体育事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贡献力量。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发展欲望,携手并肩、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向前看,干事创业求突破,泰安体育事业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各位老领导、老干部新春愉快、身体健康、生活美满、阖家幸福! 2008年2月1日
|
||||
![]() ![]() |
||||